1. 主页 > 指间文库 > 认字识词 > 小学语文

九年级醉翁亭记原文,醉翁亭记原文全文

前言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起游赏宴饮的乐趣。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简介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与琅琊山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结为知音。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

课文分析

学习要点

一、全文21个“也”字

“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二、全文25个“而”字

表示前后词语之间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关系:

(1)递进关系,而且 如:而年又最高。

(2)承接关系,可不译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修饰关系,可不译 如:朝而往,暮而归。

(4)并列关系,可不译 如:溪深而鱼肥。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僧人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

(5)转折关系,却 如:而不知人之乐。

三、3个成语

(1)水落石出

醉翁亭记(初三下学期)小石潭记(七年级上)桃花园记(八年级上)初三课本上的内容只有《醉翁亭记》以上均为长春版教材。谢谢采纳

本来是写自然景色,后转用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

包括《桃花源记》、《陈涉世家》、《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捕蛇者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田忌赛马》、《愚公移山》、《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也。 包括《桃花源记》、《陈涉世家》、《。

(2)觥筹交错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相聚宴饮的欢乐。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四、4个借代

(1)伛偻:驼背 ,这里指代老人。

(2)提携:被人搀着走,这里指代小孩。

(3)丝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这里指代音乐。

九年级醉翁亭记原文

(4)颓然:原意指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意思。。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后记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ilanse@126.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