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指间文库 > 名言名句 > 经典名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句,人与自然的经典语录

人牛和谐赏古诗

文 \ 安立志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诗如下:《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山居秋暝》(。

鼠尾牛头,免不了牛年说牛的老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恐怕再找不到人与牛的密切与和谐了。这其中不仅有人类对牛的自然属性的依存,也有人类对牛的精神属性的敬重。就自然属性而言,牛不仅能够提供肉、奶等丰富的营养蛋白,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牛也是人类重要的劳动助手与生产资料。就精神属性而言,牛所体现的温良敦厚、吃苦耐劳、忍辱负重、不求索取等精神价值,向为人们所敬重。正因如此,人与自然的经典语录,在古人的诗歌中,往往呈现出一幅人牛相依、人牛互动的和谐图景。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恐怕再找不到人与牛的密切与和谐了。这其中不仅有人类对牛的自然属性的依存,也有人类对牛的精神属性的敬重。就自然属性而言,牛不仅能够提供肉、奶等丰富的营养蛋白,成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牛也是人类重要的劳动助手与生产资料。就精神属性而言,牛所体现的温良敦厚、吃苦耐劳、忍辱负重、不求索取等精神价值,向为人们所敬重。正因如此,在古人的诗歌中,往往呈现出一幅人牛相依、人牛互动的和谐图景。

3.以“廉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诗句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4.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句

在未被开发当然未遭污染的自然经济中,诗人笔下经常会描绘牛与人类、牛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自然生态与天然情趣,从而勾划出让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的田园风光。唐代诗人张籍的《牧童词》很有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全唐诗》第12册,中华书局,1980年,页4281)禾黍遍野,村落炊烟,斜陂草绿,牛群彳亍,鸟立牛背,幼犊撒欢,牧童扬鞭,遥相呼应,宛如在演奏一曲令人神往的静谧、安详、悠闲、天然的田园牧歌。元代诗人吴澄的《题牧牛图》也极为人们所称道:“树叶醉霜秋草萎,童驱觳觫涉浅溪。一牛先登舐犊背,犊毛湿湿犹未晞。一牛四蹄俱在水,引脰前望喜近堤。一牛两脚初下水,尻高未举后两蹄。前牛已济伺同队,回身向后立不移。一牛将济一未济,直须并济同时归。此牛如人有恩义,人不如牛多有之。人不如牛多有之,笑问二童知不知?”(《全元诗》第14册,页322)诗中描写的是群牛过河的场景,一幅扶老携幼,前后照应,前瞻后顾,同舟共济的画图。这首诗以浅显生动的语言,描摹了群牛的生动情态,同时又赞颂了他们的高贵品质。有人说,人类脱离了动物界,体现了巨大的飞跃,其实,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丧失了一般动物许多本色的、素朴的优良禀性与美好天赋,而这正是诗人发出“人不如牛多有之”的深沉感慨的基本原因。

牛与人一样,同样要遵循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在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条件下,牛是人类劳动的助手与伙伴。因此,它的生老病死,在农人的感情上,往往会形成声气相投,情感相应的特殊情感。南宋初年的政治家李纲曾有诗写到《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全宋诗》第27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页17700)而元代诗人杨果曾为《老牛叹》:“老牛带月原上耕,耕儿怒呵嗔不行。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日暮归家羸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半夜霜风彻骨寒,梦魂犹遶桃林道。服箱曾作千金犍,负重致远人所怜。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全元诗》第2册,页305)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对牛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一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其“力尽筋疲”,“病卧残阳”,“老牛带月原上耕”,“力乏不胜空哀鸣”的凄凉晚景抱以极大的怜爱与同情。病牛、老牛如此,牛一旦“去世”,又当如何呢?隋代诗人柳詟(顾言)就有一首哭牛诗——《咏死牛诗》:“一朝辞绀幰,千里别黄河。对衣徒下泣,扣角讵闻歌?”(《隋诗十卷》卷五)由此可见,作者的失牛之痛、惜牛之深与爱牛之诚!

在我查阅的关于牛的诗作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官牛》,可谓另类。本文题为《人牛和谐赏古诗》,由于和谐本身体现为“和而不同”,因此,引用白诗并不违和谐之宗旨。这首诗贯穿了与《卖炭翁》同样的诗风,字里行间充斥着对丑恶现象的鞭笞与批评。“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搬载沙。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绿槐荫下铺沙堤。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马蹄踏沙虽净洁,牛领牵车欲流血。右丞相,便能济人治国调阴阳,官牛领穿亦无妨!”诗中的“官牛”,其实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象征,而“官牛”、“官车”们的劳作,也完全是为了“官员”们的面子与“政绩”。在这一背景下,这幅凸现“官员”高高在上、鄙视劳动的官僚主义丑恶嘴脸的画卷,才真正具有了时代性与针对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ilanse@126.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