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指间文库 > 文学知识

孔雀东南飞诗词鉴赏,孔雀东南飞诗词鉴赏论文

按:2022年4月19日晚八点,“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读书群继续第二季的主题共读,本季共读为文学阅读专题,由江西南昌的陈晶老师担任主持人。4月共读书目为王富仁的《古老的回声》,领读人安排如下:

本书第三次共读由来自山东济宁的崔静老师担纲领读人,她领读的是《孔雀东南方》和李清照《声声慢》两首的解读与赏析。以下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读书群

孔雀双飞的含义正复相似。诗里的“东南飞”与“西北来”、“五里一徘徊”与“六里一徘徊”,说明借以起兴的对象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所用的鸟名不同而已。《孔雀东南飞》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起兴呢?我们从焦仲卿本事里可以得到解答。

第一百零九期沙龙回顾(1)

文学阅读·3th

活动信息

本期领读丨山东济宁 崔静

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共读书目丨王富仁/著《古老的回声》

活动主持丨江西南昌 陈晶

活动回顾

以下内容由领读人崔静老师整理。

各位书友晚上好!咱们又如期相约星期二,共享阅读的美好时光。今晚的共读书目仍旧是王富仁先生的《古老的回声》。我领读的第一首古诗是《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歌现在被录入高中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为了一篇自读诗篇。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选自南朝陈徐凌编的《玉台新咏》卷一。故事取材东汉献帝年间庐江郡的爱情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壁或叙事诗双壁。

一、这首诗是歌颂爱情吗?

《孔雀东南飞》这首诗歌歌颂的是不是爱情?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读了几位书友自己的想法,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而且范老师给出了文中的一些依据,非常感谢大家的互动参与!看来,这首诗歌引发了大家的共鸣:同情刘兰芝,痛斥焦仲卿。群中的讨论既感性又理性,既为刘兰芝鸣不平,又深入思考这一悲剧背后的深层原因:包括了两家的家庭环境以及时代背景甚至进行了对比的鉴赏。似乎这些解读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这首诗的主题。

接下来带着我们大家的解读以及我周末提出的小问题,一起去聆听王富仁先生对这首诗歌的主题重建。在进入诗歌的赏析前王富仁先生为自己的解读铺垫了两种观点:他认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存在着两个相互联系的层面:一个是具有恒定性的,一个是不断变动着的。恒定性的层面是由文学作品的文本客观性决定的,而不断变动者的层面是由解读者主体的文化价值观及其标准的变动性决定的。在不同时代的解读者那里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是历久弥新的,不同的解读者作出的新的解读是以自己的理性价值标准重建作品的主题意义。这也就是说王富仁先生对这首诗歌的主题的重建是建立在他个人的理性价值标准上来进行解读的。

开篇他对爱情这一概念进行了一个阐释:爱情这一概念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随着时代的不同,对爱情的界定是不同的。在中国古代爱情往往是和婚姻联系在一起的,凡是以婚姻为目的甚至不以实现了婚姻为前提的两性情爱关系就被视为是淫。而在婚姻前提之下任何友谊和一般的情感都被视为情。这样的评价标准就使很多的文学作品中至于是描写的爱情还是其他情感,就浑然难分。于是他认为正是由于这样的区分的困难性使对古代的情诗的赏析深入化,复杂化,就不能再用简单的歌颂美好的爱情,表现了爱情的忠贞等笼统的短语来阐释他们的思想意义。

在长诗的一开始呈现的是刘兰芝对丈夫的一段诉苦文字。这段文字流露出刘兰芝的心声:一是表白自己的价值,二是表明自己遵守了妇德,三是表达了自愿遣归的想法。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段文字,这些文字里我们听到的是爱情吗?不是,分明是刘兰芝长期压抑着的内心深处的愤懑。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夫妻一般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程序结合而成的婚姻。婚前没有建立爱情的过程,那婚后的生活:相见常日稀,两人都很少见面,应该也很难建立起爱情关系。而且在这一段文字中我们会感到不但刘兰芝没有从丈夫身上感到对自己的爱,他自己说出这段话时也没有流露出对丈夫的爱的感情。他只是在对丈夫进行临走之前的一种表白。表白自己遵守了传统的妇德,尽到了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义务,同时也包含了对丈夫的严重失望甚至绝望。在这段文字当中我们分明感到的这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子。相比之下,面对妻子被遣回家的现状,焦仲卿表现出了一种怎样的态度呢?显而易见:他是不愿意离弃妻子的,也说出了“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一种愿望。在婚姻不自由的古代社会之所以出现更多的白头偕老的稳定婚姻,是因为一个青年男子在父母包办的婚姻中不得不满足于既成的婚姻,而这样的一个女子一旦与之结合到底会有一定的情感联系,因而在形式上也觉得满足于现在的妻子。在这样的一种心理原因下焦仲卿对妻子是满意的,是同情的。当他企图用终身不娶遏止母亲时,母亲捶床大怒,他又无计可施了。在这关键的时刻,他没有表现出坚决的态度维护妻子的利益。因此说明焦仲卿对妻子的爱情并不强烈,可能只是同情妻子。

二、刘兰芝的光彩形象

孔雀东南飞诗词鉴赏

王富仁先生讲到在封建礼教统治下的中国古代社会爱情通常以一种激情的形式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特别是在爱情的愿望实际受阻的情况下。会表现出某种激情,这种激情可以使人失去理智而狂热地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努力。当他从母亲那里回来再次面对妻子时,竟哽咽不能语,表现出了自己的那种窝囊与无能。

面对他的这种无能,刘兰芝却表现得镇定自信。因为她始终认为自己在苦难中不应承担实际的责任。她坚信自我的存在价值。而焦仲卿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证明了自己的无能,证明了自己存在的卑屈。在妻子的眼中他是一个无能之辈,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卑屈,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他只能找一些话来安慰妻子,而这些话绝不是焦仲卿对妻子的爱情的表现,而只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安慰一下自己的妻子。

对于丈夫的自欺欺人的话,刘兰芝保持着极端的清醒。上面这段话透露出对丈夫的极端的失望,也表现出他对丈夫的极度的蔑视。刘兰芝并不是真正爱这个无能的丈夫,但她又安慰这颗懦弱的心灵。刘兰芝这个富有自尊心的女子在正视事实的前提下宽恕和谅解了他的丈夫。因此王富仁先生也认为刘兰芝这一人物是光彩照人的。我想这首诗的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大概也只是来赞颂刘兰芝的吧。

三、友情关系而非爱情关系

孔雀东南飞诗词鉴赏论文,接着王富仁先生细致分析了文中对刘兰芝的一段肖像描写,这段肖像描写负载着大量的信息:第一,隐含着她与家人的一种关系: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丈夫忽视了他的美貌、他的价值。第二,深刻揭示了女主人公微细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梳妆打扮展示着自己强烈的自尊心,也有一定的报复的心理。第三,表明了作者的一种态度:对刘兰芝的同情,对她婆母的抗议,对焦仲卿的惋惜。这些信息都是在让读者感受刘兰芝的强烈的自尊以及她内心的刚毅。以及后面在临走之前拜别婆母的话语,她也不是在向婆母认错,处处流露的是她的自尊心和自信。而内心的真实情感在小姑面前得以真正迸发出来。在婆母和丈夫面前她不愿让他们怜悯自己,这是她保持尊严感的需要。而在小姑面前受压抑的心灵松弛下来,流露出内心的柔弱与委屈。

这一段描写,王富仁先生认为,在此时焦仲卿与刘兰芝在精神的沟通上达到了最高的程度,也就是说很难断然地说,在此时两人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爱情。两个人的实际分离和两个人共同的受压抑的境遇使他们的精神都感觉到了震动。

首先大家注意一下焦仲卿的话语中两次用到了“誓”,这里表现的是他一种决绝的态度,表达的是自己的决心。这可谓是懦弱的灵魂迸发出了一点有利有光的东西。这种真情实感在刘兰芝那里也得到了呼应。当丈夫表现出了真诚的感情,刘兰芝也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坦露出来,因此我们说此时可能生发出一种属于爱情的东西。但在同时两性爱情的发生是在两颗自由的心灵中产生的,而现在的焦仲卿,刘兰芝都沉入到了困难的感受当中。在困难中产生的情感更多的是同舟共济的友情关系,是同性关系中也常常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关系,是同病相连时的彼此同情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常常把婚姻前提下的两性感情当作主要的描写对象,而更多的描写的是夫妻同舟共济的友情关系。这不同于关雎之中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也不同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等等。我认为,王富仁先生对于这一段话的赏析,觉得两人建立起来的同病相怜的同情关系大于了爱情的关系。

四、为尊严和自由而死

故事继续发展,就到了刘兰芝抗婚这一部分。根据王富仁先生的赏析,这一部分主要还是刻画了刘兰芝那种强烈的自尊心,以及对家人的失望,对人生的一种绝望。她无处安放自己的尊严,找不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可以说她的死,不是殉夫情而死,而是绝望于人生而死。她在这世俗的喧嚣与繁华中感到的是人生的悲哀、寂寞、孤独和毫无意义。但在她与人生诀别前,她所感到留恋的,仍是他的丈夫。不论在自己的人生中所获得的爱是何等微薄,她的丈夫是何等的无能,但他到底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与她休戚相关的一个人。当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爱。但同时也应感到只有在她与生命诀别的时候她才能从整个凉薄的人生中筛选出这么一丁点与爱情相近的东西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刘兰芝对生命的依恋同时表现为了对丈夫的依恋,尽管平时没有爱情。但当两人相见以后,刘兰芝的境遇更为悲哀。

这里之所以说刘兰芝是悲哀的,是因为他俩再次相见时,刘兰芝是理解焦仲卿的,而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行为是不理解的。他的话含有着强烈的讽刺意味,虽然是在不了解妻子心际情况下的误会,但这误会也不是爱情的表现,而是从一个自私的男子谋求婚姻的目的出发的。

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如《孔雀东南飞》一诗正是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和行动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6、寓言诗的创作。植物和人的对话,诗中出现两个角色。如宋子侯的《董妖娆》虚拟桃子李树和洛阳女子的对话,诉说枝折花落的。

此时的刘兰芝是何等的失望啊!她向来所寻求的不就是别人的一点理解吗?但事实证明她在将死之前仍然连一点理解也没有得到。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我们感到的是刘兰芝此时的约言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自己的强烈的愤懑。也可以理解为她的死,是被丈夫对讽刺和埋怨激起的。刘兰芝的死是为了捍卫自己生命的尊严而死。

五、对《孔雀东南方飞》主题的重建

目前从许多的教学设计和赏析文章来看对这首长篇叙事诗的主题存在三种典型的主题:反对封建礼教,批判封建家长制以及对主人公之间忠贞爱情的歌颂。其实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应该是多元化的也应该是常读常新的。同一部文学作品纳入到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甚至生活环境不同的主体意识中时,建构出的基于自身的有价值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另外对主题的探究既不能抛开阶级分析也不能深陷于阶级分析的泥坑里。礼教和家长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封建社会的专利,它们是超越了某个社会而成为了一种永恒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存在。

读完王富仁先生的赏析之后,我也在思考作者最初写这首长诗时带着怎样的一种目的?我一直在琢磨,这首诗的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然后我也搜了一下相关的一些文章,其中有一篇,我觉得也是值得大家去探讨的。他是联系了这首长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歌是写于东汉建安时期。当时儒家的思想呈现了一种衰微的状况,而道家思想兴盛。另外呢,这首诗的原题是《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有一种说法呢,这就是道教的挽歌,是一个无名氏写给这位不幸女子的一首挽歌。我觉得顺着这样的一个思路,我们大家也可以去挖掘一下这首叙事诗背后的其他的一些主题。而大家所热衷的这种反封建的主题,或许是在五四时期,跟当时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一种倡导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种经典的文学作品常读常新,可能我们到明年再读这首诗歌的时候,又有了一种别样的心境,由于时间关系,对于这首诗的领读就到这儿就结束了。

加入共读

● 加入共读,请点击下文 ⬇️ 了解详情

“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2022共读招募

孔雀东南飞诗词鉴赏

● 查看往期共读,请点击 ⬇️ 进入文章专辑

“相约星期二 | 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专辑

正文完,欢迎分享,转载请于文章下留言

“阅读教师成长共同体”读书群,由石恢发起和主持,一起悦读俱乐部提供服务支持。

《孔雀东南飞》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

一起悦读俱乐部

- End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六号华亭嘉园A-2E

推荐关注一起悦读俱乐部备用公号:

推荐关注一起悦读旗下儿童阅读与教育公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ilanse@126.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