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指间文库 > 文学知识 > 寓意象征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意思,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九万里寓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宋代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九万里寓意,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此时的苏轼36岁,任职于杭州通判。望湖楼,五代时吴越王钱俶所建,又名看经楼,在西湖畔。

我们分别用三种方式来欣赏解读这首诗,第一种是顺着解读一遍,看看东坡笔下的仲夏时节白日骤雨到底是什么样的;第二种是分开来解读,先欣赏这场雨,再以不同的场景来欣赏这场雨;最后是读诗感受,即在读诗过程中脑海中所产生的美的联想,以及与我们作为读者能从诗中联想到现实生活状况,并从中得到美的升华的过程。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句话的意思是:突然刮来的卷地风把原本望湖楼下的水面吹得像天空一样飘散。这是一句景物描写,表达了自然风光的变幻无常和不可预测性,也表达了诗人的感受。

我们先来以第一种方法,用苏轼的视角来看这场雨。诗人在湖中船上,仲夏日的白天,农历六月二十七日,刚好是三伏天的中伏,看来这是暑气沸腾的一天。于是他来到西湖上泛舟消暑,或许是今日公务清闲“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又或许是与太守陈述古在此宴饮作诗“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是樽前醉倒更徘徊”,又或许是刚从杭州下面的属县视察回来,想着自己治下的百姓生活还不错,便来到湖上流连一番“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总之,他是带着轻松的心情来此泛舟的,该组诗中第二首中有句“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或可证之。

他看着这一片好湖山,醉了,心中的隐逸之情又出来找他,“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正当他“兰桡画舸悠悠去,疑似神仙”的时候,天色忽然大变,黑云急速凝聚。“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墨,这四个字把仲夏时节白日骤雨描绘的可谓透彻,你拿一张白纸,然后用一杯墨泼上去,你泼墨的这个动作就是诗中黑云凝聚的速度,墨在纸上一团一团的样子就是黑云凝聚的样子,“未遮山”三字颇妙,你泼的墨不会把白纸覆盖完,黑云迅猛地凝结也难以把湖山全部遮挡,于是太阳光乘着乌云的缝隙洒出光辉,远山也被这凝聚起来的阳光照射的像能发亮一样,一切动作都还未完成,暴雨就下来了,这就是仲夏时节大白雨的特点。“白雨跳珠乱入船”,雨本无色,但密集快速地砸入湖中溅起水花,这水花又跳入船上形成水沫,便有了白色,“白雨”二字可谓抓住了这种暴雨的特点,势大力沉,不管不顾,想把这人间砸烂一般,诗人坐在船中,暴雨砸在船上,像跳珠一样,混合着湖中溅起来的水花,这场雨便被赋予了凶猛的人格。

“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雨持续时间很短,因为有狂风来把黑云吹散,黑云翻墨急凝结,忽而风吹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雨势渐去,诗人舍船登楼,就登楼的这短短一点时间,诗人到达楼上再从楼中窗户望出去,看看自己刚才在的地方,一切又都很平静,湖水茫茫,水天一色,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注释 望湖楼: 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这最后一句以“烟敛云收”之气象结尾,便使整首诗自成一个闭环。就我们平常写作的势头来看,这首诗的结尾可以有三种结法,昂扬的、平静的、颓唐的。昂扬的,则是先积压,把整首诗的气势、力道压到极致,然后在最后一句弹起,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卷地风来,一片摧残的景象,诗人心中不以为然,反倒大为爽快,这样的雨激发了他心中豪迈的一面,如同那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中所表达的气势。平静的便是最后一句这样,又回到了刚开始他心情愉悦闲适的状态,“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那颓唐的则是顺着前三句的颓势一直往下走,表达出一场疾风骤雨给世间带来的疮痍,还可以顺道讽刺一下。

意思是: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出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朝代】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

其次看场景。前两句能明显看出诗人是在湖中船上,在这样一个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中心地带,他看到的就是这样大开大合的场面,像是一部电影中戏剧冲突最紧张的那一幕镜头,情节在急速推进,人物关系紧张密集,容不得你有半点恍神,一个不注意便会遗漏情节,在这样的骤雨乱砸中诗人同样,若是一个不注意也好似会被如同现实生活一般的狂风骤雨所吞噬。紧张密集就是前三句所表现出来,在湖中央观雨时的感受。最后一句,场景来到了湖边望湖楼上,“望湖楼下水如天”写出了这场暴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意思。前三句写暴雨的迅疾猛烈,如果顺着这样的气势往下写,应该是要描述人的狼狈相或者天地间被暴雨突然侵袭所留下的一片狼藉,但是诗人这里却陡然一收,以一片宁静的湖天一色来结尾,平静的湖面像乌云去后的天空一样,这世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或许,在东坡心中,就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吧。

东坡写景往往构思出奇,构思出奇所需要的最重要条件就是心中境界阔达、眼中观察细微,比如这首诗中的描述,若让一般人来写,或许能写出“黑云翻莫”但却想不出“未遮山”,能写出“卷地风来忽吹散”却想不出“望湖楼下水如天”。还有昨日读到的东坡诗《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中有“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意思是文与可在这座桥上走过了许多时日,连湖中的鱼龟都认识了他,每每听到他走到桥上的拐杖声就探到湖面来与他亲近。构思着实令人称奇,因为我自己常常在我们曲江这儿遛弯儿,经常会想等到有一天要离开这个地方了我会想到哪一句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呢,可能只是徒呼“啊,时光如水,生命如歌”,但若以东坡诗中的构思则是,这一片的花花草草、鱼龟虫鸟怕都是舍不得我走吧,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句诗的意思是: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这首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意思

最后说读诗联想,或者说在读诗过程中产生的美的感受。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ilanse@126.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